超声波收发器检测:原理、方法与关键考量

一、 核心原理

超声波发射器(Tx)与接收器(Rx)是声电能量转换的关键器件:

  • 发射器(Tx): 将输入的高频电信号通过压电效应或磁致伸缩效应等,转换为特定频率和强度的超声波并辐射到介质中。
  • 接收器(Rx): 将接收到的超声波能量通过相反的物理效应(压电、磁致伸缩)转换回电信号,便于后续处理与分析。
 

二、 核心检测目标与方法

对超声波收发器的检测需围绕其核心性能参数展开:

  1. 发射器(Tx)检测:

    • 中心频率(f₀):
      • 目标: 确认实际发射频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方法: 使用标准测试接收器或频谱分析仪,在特定距离和耦合条件下测量发射信号的主峰频率。
    • 声压级(SPL)与灵敏度:
      • 目标: 评估超声波发射强度。
      • 方法: 在消声或半消声实验室,结合精密测量麦克风(水听器用于液体)测量声压级,输入固定电功率或电压下的输出声压。
    • 带宽(BW)与Q值:
      • 目标: 评估频率响应范围与谐振特性。
      • 方法: 施加扫频电信号,测量其声输出响应曲线,计算-3dB (或-6dB) 带宽 BW = f₂ - f₁,Q值 = f₀ / BW。
    • 阻抗特性:
      • 目标: 匹配电路设计参考。
      • 方法: 使用阻抗分析仪测量工作频率下的电阻抗(电阻R、电抗X)或导纳。
    • 脉冲响应:
      • 目标: 评估瞬态特性(起振、衰减时间)。
      • 方法: 输入窄脉冲电信号,观测输出声波形的上升时间、脉宽、振铃效应等。
  2. 接收器(Rx)检测:

    • 接收灵敏度:
      • 目标: 评估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力(单位:mV/Pa或V/Pa)。
      • 方法: 在标准声场中用精密发射源产生已知声压的超声波,测量接收器开路输出电压。
    • 频率响应:
      • 目标: 评估在不同频率下的灵敏度变化。
      • 方法: 固定输入声压(通常以中心频率为参考),扫频测量输出电压变化。
    • 指向性:
      • 目标: 评估不同方向接收能力的差异性。
      • 方法: 固定声源位置与声压,在接收器法线平面或立体空间内旋转接收器,测量不同角度下的输出幅度变化,绘制极坐标图。
    • 噪声水平:
      • 目标: 评估固有噪声,决定最小可检测信号。
      • 方法: 在无入射声波的环境中测量输出端噪声电压有效值,通常用分贝表示。
    • 动态范围:
      • 目标: 评估可处理信号的范围(从噪声底限到饱和上限)。
      • 方法: 测量输出信号随输入声压线性增长的范围,上限以输出失真达到指定值(如1%)为判据。
  3. 收发一体探头检测:

    • 需分别评估发射特性和接收特性,方法与上述类似。特别注意收发隔离度测量:测量发射时在接收端产生的串扰信号幅度。
 

三、 关键影响因素与校准

  • 环境因素:
    • 温度与湿度: 显著影响压电材料性能、声速及衰减。需在恒温恒湿条件下测试或注明测试环境。
    • 耦合介质: 空气、水、油、固体等不同的传播介质和耦合方式(耦合剂)对声传播影响极大。检测必须在指定介质和耦合条件下进行。
    • 声干扰: 背景噪音、反射回波可能干扰测量,需在消声室或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干扰。
  • 测试系统:
    • 信号源: 需具备足够纯度、频率精度和功率稳定性。
    • 测量仪器: 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电压表等需有足够带宽、精度和动态范围。
    • 参考换能器: 用于产生或测量标准声场,其精度及溯源性是整体测量精度的关键。
  • 校准:
    • 为确保检测结果可靠、可比,收发器及其测试系统应定期使用更高精度的标准设备进行校准,遵循相关国家或国际计量标准。
 

四、 常见故障模式与诊断

  • 灵敏度异常下降: 压电元件老化/开裂、脱胶、电极氧化/脱落、阻尼材料失效、匹配电路故障。
  • 中心频率漂移: 温度影响、材料老化、应力变化。
  • 带宽异常变化: 阻尼材料特性改变、机械结构松动。
  • 噪声增大: 内部连接不良、受潮、元件老化。
  • 无输出/完全失效: 开路(导线断裂、脱焊)、短路(内部击穿、受潮)、压电元件碎裂。
  • 诊断方法: 结合上述参数检测、目视检查、阻抗测量、声场成像(如激光测振、声全息)等方法综合判断。
 

五、 结论

超声波发射器与接收器的检测是其质量和应用性能的基石。通过系统性地测量其核心参数(频率、灵敏度、带宽、指向性、阻抗、脉冲响应等),并严格控制测试环境、耦合条件及校准溯源,才能准确评估器件性能、诊断故障、确保超声波系统(如无损检测、医疗成像、测距、流量测量等)的可靠性和精度。持续改进检测方法与标准,是推动超声波技术发展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