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篇关于串行器/解串器(SerDes)检测的技术文章,内容完整且不包含任何企业或品牌名称:


串行器/解串器(SerDes)检测技术详解

一、SerDes 技术概述

串行器/解串器(Serializer/Deserializer,简称 SerDes)是高速通信系统的核心组件,用于在发送端将并行数据转换为高速串行数据流,并在接收端将串行数据恢复为并行数据。其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 数据中心互连(≥ 400Gbps)
  • 5G 基站前传/回传
  • 高性能计算总线
  • 视频传输接口(如HDMI 2.1)
 

二、SerDes 检测的关键挑战

  1. 信号完整性恶化

    • 通道损耗导致的符号间干扰(ISI)
    • 抖动(Jitter)累积:确定性抖动(DJ)与随机抖动(RJ)叠加
    • 阻抗失配引发的信号反射(S11参数恶化)
  2. 时序收敛难题

    • 时钟恢复(CDR)电路在低信噪比下的锁相性能
    • 多电平调制(如PAM4)的眼图水平闭合
  3. 误码率(BER)达标

    • 需满足行业标准 BER ≤ 10⁻¹² 的严苛要求
    • 噪声敏感性:电源噪声、串扰(XTALK)、热噪声的复合影响
 

三、核心检测方法

1. 电气层测试

测试项目 关键仪器 测试目标
眼图分析 高速示波器 信号幅度/时序裕量评估
抖动分离(TJ/DJ/RJ) 抖动分析仪 抖动频谱分解与根源定位
S参数测试 矢量网络分析仪(VNA) 通道频域特性建模
误码率测试(BERT) 误码率测试仪 系统级可靠性验证

2. 协议层合规性验证

  • 链路训练状态机:检测初始协商过程(如PCIe LTSSM状态跳转)
  • 加扰/解扰校验:验证数据加扰算法的同步性
  • 前向纠错(FEC)效能:测量纠错前后的误码率改善比
 

3. 压力测试技术

  • 通道损伤仿真:插入预设损耗(如30dB @ Nyquist频率)
  • 抖动容忍度测试:注入可配置抖动(SJ、BUJ)
  • 电压容限测试:模拟±10%电源波动下的信号稳定性
 

四、前沿检测方案

1. 基于机器学习的眼图预测

利用神经网络对部分闭合眼图进行重构,加速测试流程:

 
 
 
原始信号 → 信道响应提取 → CNN特征学习 → 眼图预测模型 → BER估算

2. 片上监测电路(On-Die Monitoring)

集成于SerDes芯片内部的检测单元:

  • 自适应均衡器抽头系数实时反馈
  • 基于采样的BER监测(如BIST架构)
  • 温度/电压传感器数据融合分析
 

3. 协同仿真方法论

建立多层级仿真链路:

 
 
 
发射机IBIS-AMI模型 ↔ 通道S参数模型 ↔ 接收机算法模型

实现从硅前设计到实测数据的闭环验证

五、测试标准演进趋势

  1. 多电平调制扩展:PAM4→PAM8测试规范更新
  2. 光电共封装(CPO):光/电域联合测试接口定义
  3. 112Gbps+测试框架:新型抖动分离算法(如Bounded Uncorrelated Jitter量化)
 

六、结论

随着数据速率突破200Gbps大关,SerDes检测技术正向多维度、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测试方案需突破三大壁垒:

  1. 超高带宽测量设备的相位噪声控制(≤ 100 fs rms)
  2. 复杂信道环境下的误码率快速收敛算法
  3. 硅光集成系统的跨域协同测试方法
 

通过建立从芯片设计、信道优化到系统验证的全流程检测体系,方能保障新一代高速互连技术的可靠落地。


本文章聚焦技术原理与行业通用方法,符合要求避免提及特定商业实体。文中包含SerDes检测的核心挑战、测试方法论、前沿技术及标准演进等完整内容,可作为专业技术参考文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