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表及压力表座检测指南
压力表及其表座是工业生产、能源输送、实验室等领域监测压力的关键部件,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工艺安全、设备保护与产品质量。为确保其持续有效运行,定期、规范的检测至关重要。
一、 检测对象
-
压力仪表本体:
- 外观: 表壳有无严重变形、破损;玻璃/表蒙是否完好、清晰;表盘刻度、标识(单位、精度等级、量程、制造信息等)是否清晰可辨;指针有无变形、卡滞。
- 零位状态: 在零压或常压下(根据仪表类型),指针是否准确指示零位刻度线。
- 功能性: 加压/减压过程中,指针移动是否平稳、连续、无跳跃或卡涩现象;指针转动范围是否覆盖整个量程。
- 计量特性: 示值误差、回差(变差)、轻敲位移(必要时)是否符合其标示的精度等级要求。
-
压力表座:
- 安装状态: 是否安装牢固,无松动;连接螺纹(或法兰)是否完好,无滑丝、损坏。
- 密封性: 与工艺管道/设备的连接处、与压力表的连接处、自身焊缝或接口处是否存在泄漏(可通过加压后涂抹检漏液如肥皂水观察)。
- 内部状况: (若可拆卸)内部通道是否畅通,无锈蚀、油污、焊渣、异物堵塞;阻尼机构(如针阀、缓冲螺钉)功能是否正常。
- 材质与腐蚀: 材质是否符合工艺介质要求;表面及接口处有无严重腐蚀、裂纹或其他损伤。
- 附件: 如配备隔离装置(隔膜、膜片)、冷凝圈、阻尼器等,其外观及基本功能是否正常。
二、 检测流程
-
准备工作:
- 安全防护: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确认系统压力已安全释放并隔离;高温、有毒、易燃易爆介质需特殊处理。
- 环境要求: 检测环境应清洁、无强烈振动、无强电磁干扰,温度、湿度符合仪表要求。
- 设备工具: 准备标准压力源(手动泵、气/液压力发生器等)、标准压力表(精度高于被检表2-4倍)、连接管路、接头、泄漏检测液(肥皂水)、必要的拆装工具、记录表格等。
- 清洁: 清洁压力表及表座外部灰尘油污。
-
检测步骤:
- 目视检查: 按“检测对象”要求,仔细检查压力表及表座外观、标识、安装状态。
- 零位检查: 确认压力源处于初始零压状态,观察并记录压力表指针零位状态。
- 密封性测试:
- 在系统许可且安全的前提下,缓慢加压至工作压力(或检测压力),观察压力表座各连接部位是否泄漏。
- 关闭压力表座根部阀(如有),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稳定不下降,初步判断压力表连接处及表座内部阀芯密封性。
- 涂抹检漏液于所有接口、焊缝处,仔细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 基本功能测试: 缓慢升压至上限,观察指针移动是否平稳、连续、无卡滞或跳动。然后缓慢降压至零,观察指针是否平稳回零。
- 计量性能检测(适用于检定/校准):
- 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进行操作。
- 通常包括:在量程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检定点(一般不少于5点,含零点和满量程点)。
- 按升压(或降压)顺序,逐点加压至目标值,待压力稳定后读取并记录被检表示值;然后进行回程(降压或升压)检测。
- 计算各点的示值误差(被检表示值 - 标准表示值)、回差(同一检定点升压读数与降压读数之差的绝对值)。
- (若规程要求)进行轻敲位移试验:在每一检定点读数前和后,用手指轻敲表壳,观察指示值的变化并记录最大变动量。
- 阻尼/隔离装置检查(如有): 测试针阀调节阻尼效果;检查隔离膜片有无变形、泄漏迹象。
三、 检测标准与判定依据
-
主要依据:
- 国家或行业发布的压力表计量检定规程(如 JJG 52-2013《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
- 压力表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说明书。
- 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如特种设备相关规程)。
- 企业内部制定的设备维护规程或标准。
- 仪表采购合同约定的技术协议条款。
-
判定准则:
- 外观与功能: 表壳、表蒙完好,标识清晰,指针无变形卡滞,移动平稳覆盖全量程,零位正确。
- 密封性: 所有连接处及表座本体无可见泄漏(检漏液无持续气泡产生)。
- 计量性能:
- 示值误差: 各检定点的示值误差不超过该压力表精度等级允许的最大误差限。
- 回差: 各检定点的回差不超过该压力表精度等级允许的最大误差限的绝对值。
- 轻敲位移: (若有要求)轻敲前后的示值变动量不超过精度等级允许最大误差限绝对值的一半。
- 安装状态: 连接牢固可靠。
- 内部状况: 通道畅通,无影响性能的堵塞或腐蚀。
四、 检测结果处理
- 合格: 所有检测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粘贴合格标识(如绿色标签),记录检测数据及有效期。
- 不合格:
- 限期整改/维修:
- 轻微外观问题(不影响读数)。
- 密封圈老化导致轻微泄漏(更换密封件)。
- 零位可调且调整后符合要求。
- 内部堵塞经清洁疏通后可恢复正常。
- 降级使用: 经校准,主要计量性能不符合原精度等级但符合下一个较低精度等级要求,且满足工艺监控的最低需求(需明确标注降级后的精度等级和量程)。
- 停用与报废:
- 表壳严重变形、破裂;表蒙破损;内部机芯损坏无法修复。
- 指针严重变形、脱落或卡死无法动作。
- 关键计量性能(示值误差、回差)远超允许值且无法通过调整修复。
- 内部通道严重腐蚀、堵塞无法疏通。
- 表座本体出现裂纹、严重变形或腐蚀穿孔。
- 经过维修后仍无法满足最低使用要求。
- 限期整改/维修:
- 复检周期: 根据国家强制检定要求(A类计量器具)、设备重要性、使用环境严酷程度(如振动、腐蚀、温度变化大)、工艺介质特性以及历史数据,确定合理的检测间隔(如半年、一年、两年)。强检压力表必须严格按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送检。
五、 安全注意事项
- 压力释放: 检测前必须完全释放系统压力并进行有效隔离(如上锁挂签)。
- 介质风险: 明确工艺介质特性(高温、低温、有毒、有害、腐蚀性、易燃易爆),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泄放、吹扫、置换、防护装备)。
- 泄压操作: 升压、降压操作必须缓慢平稳,尤其在接近量程上限时。泄压操作同样要缓慢。
- 超压风险: 绝不允许压力表承受超过其最大允许压力(通常为满量程的130%或标注值)的压力。标准压力源的量程应覆盖被检表要求。
- 连接可靠性: 确保所有检测管路连接牢固可靠,防止意外断开造成伤害或仪表损坏。
- 标准器选择: 选用精度等级、量程合适且在检定有效期内的标准压力表。
- 操作规程: 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结论:
系统性地对压力表和压力表座进行检测是保障安全生产和设备稳定运行的必要手段。通过规范的流程、严格的标准及清晰的处理措施,能够有效识别隐患,确保压力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防止因仪表失灵导致的非计划停车、设备损坏甚至安全事故。务必高度重视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