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检测完全指南

二极管是电子电路中的关键元件,负责单向导电、整流、稳压等核心功能。掌握其检测方法对电路设计、调试与维修至关重要。以下为系统化的检测流程与实用技巧:


一、核心检测工具

  • 数字万用表:首选二极管档位(标识为二极管符号或“Diode”),可直观显示导通压降与极性。
  • 指针式万用表:需使用电阻档(R×100或R×1k),通过表针偏转判断通断。
  • 辅助工具:镊子、吸锡器(用于拆卸)、放大镜(观察标识)。
 

二、关键检测步骤

1. 离线检测(脱离电路)

  • 步骤1:极性识别
    • 有标识时:阴极通常以色环(灰色、黑色)、缺口或横杠标记。
    • 无标识时:通过万用表判断(见下一步)。
  • 步骤2:导通性及压降测试
    • 数字表(二极管档)
      • 红表笔接假设阳极,黑表笔接阴极 → 显示0.5V-0.7V(硅管)或0.2V-0.3V(锗管)。
      • 反接 → 显示“OL”或溢出值(不通)。
    • 指针表(R×1k档)
      • 正向:黑表笔接阳极,红表笔接阴极 → 表针大幅右偏(阻值小)。
      • 反向:表笔反接 → 表针不动或微动(阻值极大)。
  • 步骤3:反向漏电流评估
    • 指针表调至R×10k档(高电压)。
    • 反向测量:阻值应接近无穷大(表针基本不动)。微动表示漏电严重。
  • 步骤4:判别材料类型
    • 导通压降0.5V-0.7V → 硅二极管
    • 导通压降0.2V-0.3V → 锗二极管
 

2. 在路检测(不拆卸)

  • 操作要点
    1. 断电并放电:关闭设备,对电路中大电容放电(避免触电与损坏仪表)。
    2. 选择电阻档:数字表用“二极管档”或低阻档(如200Ω),指针表用R×1或R×10。
    3. 对比测量:怀疑故障时,测量后与同型号正常元件对比阻值或压降。
  • 注意事项:并联元件可能影响结果,异常时需拆下复测确认。
 

三、特殊二极管检测技巧

  • 稳压二极管
    • 离线测稳压值:可调电源串限流电阻,反向加压至击穿,读电流骤增时的电压。
    • 在路检测:测反向电阻,明显低于正常值或短路即故障。
  • 发光二极管(LED)
    • 数字表二极管档:正向导通时微亮(压降1.8V-3.3V),反向不通。
    • 指针表R×10k档:部分型号可触发微弱发光(高电压驱动)。
  • 肖特基二极管
    • 特点:正向压降低(0.2V-0.4V),反向恢复快。
    • 检测同常规二极管,注意压降差异。
  • 双向触发二极管
    • 正反向电阻均很大(接近无穷大)。
    • 需专用测试器或高压源验证转折电压。
 

四、典型故障判断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检测表现
开路 内部断裂、虚焊 正反向均不通(高阻/OL)
短路 击穿、污染 正反向均导通(阻值近0)
漏电 老化、杂质 反向阻值显著降低
性能劣化 材料老化 正向压降增大,反向漏电增加

五、安全操作规范

  1. 断电操作:检测前确保设备完全断电,大电容放电。
  2. 静电防护:接触MOS类器件时佩戴防静电手环。
  3. 量程选择:避免用电阻档测带电电路。
  4. 表笔握持:单手操作,指尖不接触金属部分。
  5. 高压警惕:检测高压电路时,严格遵循安全规程。
 

快速参考表:二极管检测要点

项目 数字表操作 指针表操作 正常现象
正向测试 红笔接阳,黑笔接阴(二极管档) 黑笔接阳,红笔接阴(R×1k) 导通,显示压降 / 表针右偏
反向测试 红笔接阴,黑笔接阳(二极管档) 黑笔接阴,红笔接阳(R×1k) 不导通(OL / 阻值极大)
材料判别 看正向压降值 观察正向阻值(硅管阻值稍大) 硅管0.5-0.7V,锗管0.2-0.3V
漏电测试 - 反向测试(R×10k档) 表针不动或微动(阻值极大)

掌握上述方法,可高效定位二极管故障。复杂电路检测时需结合原理图分析,当在路结果存疑时,务必拆下复测以确认状态。定期校验仪表精度,能保障测量结果可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