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C 中的稳压器性能检测:线性与开关式技术解析
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内部集成的稳压器(线性与开关式)性能直接影响最终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深入理解其关键检测指标和测试方法,对于电源系统设计、故障诊断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以下从技术角度剖析稳压器检测的核心要点:
一、 线性稳压器检测要点
- 输出电压精度:
- 目标: 标称输出电压与实际输出电压的偏差。
- 测试: 固定输入电压与负载,测量输出电压,对比标称值计算误差(通常要求±1%~±5%,视规格而定)。
- 负载调整率:
- 目标: 负载电流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 测试: 固定输入电压,负载电流从最小到最大跳变或连续变化,监测输出电压最大偏差值(通常以mV或标称电压的%表示)。
- 线性调整率:
- 目标: 输入电压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 测试: 固定负载电流,输入电压在允许范围内变化,监测输出电压最大偏差值(通常以mV或标称电压的%表示)。
- 静态电流:
- 目标: 稳压器自身维持工作所需的电流(不包括负载电流)。
- 测试: 空载或轻载条件下,测量输入电流。该参数对电池供电设备的待机时长至关重要。
- 压差电压:
- 目标: 维持标称输出电压所需的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
- 测试: 固定负载电流,缓慢降低输入电压,直至输出电压开始跌落(通常下降1%-2%)时的输入-输出压差。
- 电源抑制比:
- 目标: 抑制输入电压纹波/噪声的能力。
- 测试: 输入端注入特定频率(如100Hz, 1kHz)的交流小信号,测量输出端该频率噪声衰减程度(常用dB表示)。
- 输出噪声电压:
- 目标: 稳压器自身产生的输出噪声(不包括电源纹波)。
- 测试: 在低噪声条件下,使用示波器或频谱分析仪测量输出端噪声的有效值或峰峰值(通常在特定带宽内测量,如10Hz-100kHz)。
- 热性能:
- 目标: 评估其在满载工作下的温升。
- 测试: 在最大负载电流和最高允许环境温度/输入电压下工作,测量稳压器芯片或关键节点的温度,确保其在安全结温(Tj)范围内。
- 保护功能(如具备):
- 目标: 过流保护、过热保护等。
- 测试: 强制触发保护条件(如短路过载、高温环境),验证保护机制是否有效动作(如限流、关断),并在条件解除后是否能恢复正常工作。
二、 开关稳压器检测要点
- 输出电压精度: (同线性稳压器要求)。
- 负载调整率: (同线性稳压器要求)。
- 线性调整率: (同线性稳压器要求)。
- 效率:
- 目标: 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 测试: 在典型输入电压和不同负载点,精确测量输入电压/电流和输出电压/电流,计算效率(η = Pout / Pin * 100%)。这是开关稳压器的关键优势指标。
- 输出纹波和噪声:
- 目标: 开关动作引入的输出电压高频波动。
- 测试: 使用带宽限制(如20MHz)的示波器,在特定负载条件下测量输出电压峰峰值纹波。高频宽带噪声测量需要使用近地短接环探头等技术。
- 开关频率:
- 目标: 实际工作频率是否与设计或规格相符。
- 测试: 使用示波器测量开关节点(如SW pin)信号的频率。
- 瞬态响应:
- 目标: 应对负载电流或输入电压阶跃变化的恢复速度和过冲/下冲幅度。
- 测试: 用电子负载在设定时间(如1μs-10μs)内进行负载电流阶跃跳变(如从10%满载到90%满载),用示波器捕捉输出电压的恢复波形,测量恢复时间(回到规定误差带内)、最大过冲和下冲电压。
- 静态电流: (同线性稳压器要求,包括关机模式下的电流)。
- 保护功能(如具备):
- 目标: 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欠压锁定、过热保护等。
- 测试: 强制触发各种保护条件,验证其响应阈值、响应时间(如过流保护是逐周期限流还是打嗝模式/关断)、锁存或自恢复行为是否符合规格。
三、 检测方法与设备
- 基础测试设备:
- 可编程直流电源: 提供精确可控的输入电压。
- 电子负载: 模拟各种负载条件(恒流、恒压、恒阻、动态负载)。
- 数字万用表: 精确测量直流电压、电流。
- 示波器: 测量动态参数(纹波、噪声、瞬态响应、开关波形),带宽和采样率需足够高(通常远高于开关频率)。
- 频谱分析仪: 更精确测量噪声和PSRR。
- 专用测试系统:
- 自动化测试设备: 在生产环境中高效执行大量稳压器的参数测试。
- 热成像仪/热电偶: 非接触式或接触式测量芯片温度。
- 测试注意事项:
- 接地与布局: 测试电路布局至关重要,尤其测量开关稳压器的高频纹波和噪声时,需极小环路面积和良好接地,使用接地弹簧探头。
- 带宽限制: 测量纹波时正确设置示波器带宽限制。
- 测量点选择: 直接在稳压器输出引脚附近测量纹波和噪声,避免长导线引入干扰。
- 环境温度: 关键参数(如效率、保护点)需在指定温度下测试。
四、 检测难点与挑战
- 高频噪声测量: 开关稳压器的高频(MHz级)开关噪声和振铃干扰的精确测量对探头技术和测试环境要求极高。
- 动态响应精度: 负载瞬变测试需要电子负载具备足够快的上升/下降时间和示波器的高采样率。
- 效率测量精度: 输入/输出端同时测量高、低电压和大、小电流,需要使用高精度仪器并减小测量误差。
- 热耦合: 测试热特性时,稳压器与其散热路径(PCB铜箔、散热器)的耦合程度对结果影响很大,需在接近实际应用条件下测试。
- 保护功能测试: 过流、过压等测试需要仔细设计测试电路,防止损坏设备或被测试稳压器。
五、 发展趋势
- 片上监控与报告: 先进稳压器集成更多内建诊断功能,可通过通信接口报告电压、电流、温度、故障状态等信息。
- 自动化与智能化测试: 利用智能测试系统和数据分析软件,提升测试效率和深度。
- 更高频率与集成度: 开关稳压器频率不断提高,集成更多功能,对测试设备带宽和测试方法提出更高要求。
总结:
深入掌握线性与开关式稳压器的检测技术,是确保电源管理系统发挥最佳性能的关键环节。工程师必须清晰理解各项关键指标的物理意义和测试方法,同时应对高频测量、动态响应、热管理和保护功能验证等挑战。随着电源管理技术向更高效率、更高功率密度和更智能化方向发展,稳压器的检测技术也将持续演进,要求测试方法和设备不断更新突破。精确、全面的检测为电子设备的高可靠性和长寿命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