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C电压基准检测:原理、方法与关键考量
电压基准是PMIC(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心脏”,为内部电压调节、AD/DA转换、保护阈值设定等关键功能提供精确、稳定的电压参考。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电源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电压基准的检测是PMIC开发、生产和应用验证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电压基准的核心作用与关键指标
- 精确度: 输出实际电压值与标称值之间的偏差。常用初始精度和温漂表示。
- 稳定性:
- 温度稳定性: 输出电压随环境温度变化的程度(温漂)。
- 长期稳定性: 输出电压随时间(老化)的变化程度。
- 电源抑制比: 输出电压对输入电源电压变化的抑制能力。
- 负载调整率: 输出电压随输出负载电流变化的程度。
- 噪声: 基准源自身产生的输出电压波动(通常在特定频带内测量)。
- 动态响应: 在输入电压突变或负载电流突变时,输出电压恢复稳定的速度和特性。
- 静态电流: 基准源自身工作消耗的电流(影响系统效率)。
二、电压基准检测的核心方法
电压基准检测通常在特定的测试点进行,通常连接到PMIC的专用引脚或通过内部寄存器配置输出。
-
静态参数测试:
- 初始输出电压:
- 方法: 在规定的输入电压、负载电流、环境温度(通常25°C)下,使用高精度数字万用表直接测量基准电压输出端的电压值。
- 关键设备: 高精度数字万用表(通常要求精度优于待测基准精度的1/3以上)、精密恒温箱、低噪声可编程电源、精密电子负载。
- 要点: 确保测试环境稳定,连接线短且牢固,避免引入额外噪声或压降。预热时间需遵循规格书要求。
- 温度系数:
- 方法: 将PMIC置于精密恒温箱内,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如-40°C, 25°C, 85°C, 125°C等)内,测量每一温度点的输出电压。利用线性回归或特定公式(如盒式法)计算温漂系数(通常以ppm/°C为单位)。
- 关键设备: 精密恒温箱(控温精度高、稳定性好)、高精度数字万用表。
- 要点: 温度稳定时间要足够长,确保芯片内部温度均匀。温度变化速度不宜过快,避免热应力或测量滞后误差。
- 负载调整率:
- 方法: 在固定输入电压和温度下,使用精密电子负载改变输出负载电流(通常在0到最大额定负载电流范围内变化),测量输出电压的最大变化量。调整率通常计算为
ΔVout / Vout(nominal) * 100%
。 - 关键设备: 精密可编程电子负载、高精度数字万用表、低噪声电源。
- 要点: 负载切换速度要可控,避免引入动态干扰影响读数。注意最小负载电流要求(如有)。
- 方法: 在固定输入电压和温度下,使用精密电子负载改变输出负载电流(通常在0到最大额定负载电流范围内变化),测量输出电压的最大变化量。调整率通常计算为
- 电源抑制比:
- 方法: 在固定负载和温度下,改变输入电源电压(通常在规定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变化或叠加特定频率的交流纹波),测量输出电压的变化量。PSRR通常计算为
20 * log10 (ΔVsupply / ΔVout)
(单位为dB)。 - 关键设备: 可编程电源(具备叠加交流信号功能)、网络分析仪或高精度示波器(用于分析交流响应)、频谱分析仪(用于特定频率点测试)、精密电子负载。
- 要点: 直流PSRR通过改变直流输入电压测量电压变化。交流PSRR(更常用)是在直流电源上叠加不同频率(通常从低频到数百kHz或MHz)的正弦小信号扰动,测量输出电压的响应衰减程度。
- 方法: 在固定负载和温度下,改变输入电源电压(通常在规定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变化或叠加特定频率的交流纹波),测量输出电压的变化量。PSRR通常计算为
- 静态电流:
- 方法: 在PMIC其他模块关闭或最小工作状态下,将高精度电流表串联在电压基准的供电路径上(或测量PMIC总静态电流并扣除已知其他模块电流),直接测量基准源工作所需的电流。
- 关键设备: 皮安表或高精度电流源测量单元。
- 要点: 确保PMIC处于正确的待机或关闭模式,排除其他电路的电流干扰。测量路径阻抗需极低。
- 初始输出电压:
-
动态参数与噪声测试:
- 输出噪声电压:
- 方法: 测量基准输出端在特定频带内(如0.1Hz-10Hz, 10Hz-100kHz)的噪声电压有效值。常用方法:
- 使用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驱动低噪声示波器,在时域观察并测量峰峰值或有效值。
- 使用频谱分析仪直接测量输出噪声频谱密度,再积分计算目标频带内的总噪声。
- 关键设备: 超低噪声放大器、低噪声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低噪声直流电源、高质量隔直电容。
- 要点: 这是极具挑战性的测试,需要极其仔细的屏蔽、接地和低噪声供电。探头连接和接地环路噪声是主要误差源。通常需要使用差分探头或精心设计的单端探头连接。测量电路带宽需设定准确。
- 方法: 测量基准输出端在特定频带内(如0.1Hz-10Hz, 10Hz-100kHz)的噪声电压有效值。常用方法:
- 瞬态响应:
- 方法: 快速改变负载电流(使用高速电子负载),观测输出电压的过冲、下冲幅度以及恢复到规定误差带内所需的时间。
- 关键设备: 高速电子负载(电流爬升/下降时间快)、高带宽、高分辨率示波器、低噪声电源。
- 要点: 探头带宽和接地至关重要。触发设置要准确捕捉瞬态跳变点。注意测量点(Kelvin连接减少导线电感影响)。
- 输出噪声电压:
三、搭建可靠测试平台的关键要素
- 低噪声电源与环境: 使用低纹波、低噪声的线性电源供电。测试平台应置于屏蔽良好的环境中,远离电磁干扰源。
- 精密测量仪表: 万用表、示波器、频谱仪等需满足精度、分辨率、带宽要求,并定期校准。
- 低热阻抗连接与温度控制: 确保PMIC与温度控制表面(如恒温箱热板)良好导热。温度传感器应靠近被测芯片。
- 精确的信号路由与接地: 使用短而粗的导线,高质量的同轴电缆和探头。采用星型接地或单点接地策略,最大限度减少接地环路。
- 屏蔽与隔离: 对易受干扰的信号线(尤其是噪声测量电路)进行屏蔽。使用隔离变压器或电池供电为敏感电路供电。
- 自动化测试系统: 对于量产测试或大量数据分析,需构建基于精密仪表控制单元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确保测试的一致性和效率。
四、测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 微伏级测量: 高精度基准的噪声和温漂通常在微伏级别,极易被环境噪声、热电动势、仪表误差淹没。需严格的屏蔽、低热电势连接、高精度仪表和多次平均。
- 频率范围宽广: PSRR测试需覆盖从直流到高频(MHz),噪声测试需覆盖超低频(0.1Hz)。这要求测试设备具有宽频带能力,且在低频段克服1/f噪声挑战。
- 温度控制精度: 温漂测试要求温度箱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芯片内部热点的实际温度可能与箱体温度传感器指示值存在差异。
- 负载瞬态速度: 评估动态响应需要负载电流能在极短时间内切换(纳秒级)。
- 长期稳定性测试耗时: 老化测试通常需要数百到数千小时,需稳定的测试环境和可靠的监控系统。
五、总结
PMIC电压基准的检测是确保电源系统性能的关键。它要求深入理解电压基准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掌握专业的静态和动态测试方法,并具备搭建低噪声、高精度测试平台的工程能力。精确测量初始精度、温漂、负载调整率、PSRR、噪声等核心参数,并应对测量中的微小信号、宽频带、温度控制等挑战,才能对电压基准的性能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估。这些测试结果不仅用于验证设计是否符合规格,也为PMIC的选型、系统设计和可靠性评估提供关键依据。严谨、细致的测试是保障最终电源系统性能稳定、可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