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S 二极管检测:实用方法与关键步骤

TVS 二极管(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是电路保护的关键元件,快速吸收浪涌电压。其失效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功能异常。掌握有效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

一、 TVS 二极管概述

  • 核心功能: 在正常工作电压下呈现高阻态;当遭遇过压瞬变时,迅速转为低阻态,泄放过大电流,箝位电压以保护后续电路。
  • 工作模式: 利用半导体 PN 结的雪崩击穿或齐纳击穿特性。
  • 主要类型: 单向(保护单一极性过压)、双向(保护正负双向过压)。
  • 关键参数:
    • 反向断态电压 (V<sub>RWM</sub>): 最大连续工作电压。
    • 击穿电压 (V<sub>BR</sub>): 开始显著导通并箝位的电压。
    • 钳位电压 (V<sub>C</sub>): 通过规定峰值脉冲电流 (I<sub>PP</sub>) 时的最大电压。
    • 峰值脉冲电流 (I<sub>PP</sub>): 最大可承受的非重复性浪涌电流。
    • 漏电流 (I<sub>R</sub>): 在 V<sub>RWM</sub>下的反向漏电流。
 

二、 常见故障现象

  1. 短路故障:
    • 表现: 正反向电阻均接近 0 欧姆。
    • 后果: 导致电源短路、保险丝熔断、电路无法工作或相关功能模块异常发热。
  2. 开路故障:
    • 表现: 正反向电阻均为无穷大。
    • 后果: 失去保护功能,后续电路易受过压损坏。
  3. 参数劣化/漏电增大:
    • 表现: 在 V<sub>RWM</sub> 下漏电流 I<sub>R</sub> 显著增大;击穿电压 V<sub>BR</sub> 或箝位电压 V<sub>C</sub> 偏移。
    • 后果: 功耗增加、发热加剧,保护能力下降或失效,可能影响被保护电路的正常工作。
  4. 间歇性故障: 在应力下(如温度变化、轻微震动)性能不稳定,时好时坏,最难排查。
 

三、 实用检测方法

方法一:离线基础检测(万用表法)

  1. 安全下电: 必须 断开被测设备电源并充分放电。
  2. 断开连接: 将 TVS 至少一端从电路中焊下或隔离,避免并联元件影响。
  3. 电阻测量 (数字万用表二极管档 / 电阻档):
    • 单向 TVS: 类似普通二极管。
      • 红表笔接阴极 (K),黑表笔接阳极 (A):应显示高阻值或溢出 (OL)。
      • 红表笔接阳极 (A),黑表笔接阴极 (K):应显示一个较低的导通压降值 (通常在 0.4V - 0.9V 范围)。
    • 双向 TVS: 结构对称。
      • 任意表笔接一端,另一表笔接另一端:正反两次测量均应显示一个相近的、较低的导通压降值 (也常在 0.4V - 0.9V 范围)。
  4. 结果判断:
    • 若单向 TVS 两次测量均接近 0,或双向 TVS 两次测量均接近 0:短路损坏。
    • 若单向 TVS 两次测量均为无穷大,或双向 TVS 两次测量均为无穷大:开路损坏。
    • 若测量值异常偏低或偏高(尤其是双向 TVS 两侧压降值差异显著增大),或存在不稳定现象:性能劣化,需进一步测试。
 

方法二:关键静态参数测试(直流电源 + 电压/电流表)

  1. 设备准备: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 (测量电压、电流)、精密限流电阻 (保护待测 TVS 和电源)。搭建串联回路:电源正 -> 限流电阻 -> TVS 阳极 (A) -> TVS阴极 (K) -> 电源负。
  2. 漏电流 (I<sub>R</sub>) 测试:
    • 设置电源电压为 TVS 的标称 V<sub>RWM</sub>。
    • 读取电流表值即为 I<sub>R</sub>。
    • 对比规格书最大值,显著超差则不良。
  3. 击穿电压 (V<sub>BR</sub>) 测试:
    • 缓慢调高电源电压,同时密切监控电压表和电流表。
    • 当电流达到规定测试电流 (I<sub>T</sub>,通常为 1mA 或规格书指定值时),读取此时的电压值即为 V<sub>BR</sub>。
    • 对比规格书范围 (V<sub>BR</sub> min ~ max)。
 

方法三:动态特性测试(示波器 + 脉冲发生器)

  • 目的: 验证 TVS 的动态响应和箝位能力,最接近实际应用场景。
  • 设备: 脉冲发生器 (产生标准波形如 8/20μs 或 10/1000μs)、电流探头、高压差分探头、示波器。
  • 方法:
    1. 将脉冲发生器、TVS (并联在被保护负载位置)、电流探头 (监测 TVS 电流) 构成回路。差分探头并联在 TVS 两端监测电压。
    2. 设置脉冲发生器输出规定峰值脉冲电流 I<sub>PP</sub> (或达到目标 I<sub>PP</sub> 的电压)。
    3. 触发示波器捕获施加脉冲瞬间 TVS 两端的电压波形 (V<sub>C</sub>) 和流经 TVS 的电流波形 (I<sub>PP</sub>)。
  • 判断:
    • 观察捕获到的电压波形峰值,即为该 I<sub>PP</sub> 下的实际箝位电压 V<sub>C</sub>。
    • 对比规格书给出的对应 I<sub>PP</sub> 下的最大 V<sub>C</sub> 值。实测 V<sub>C</sub> > 规格书值,或波形异常 (如振荡、响应慢),则 TVS 性能不达标或损坏。
    • 检查 TVS 是否能在脉冲后恢复高阻态。
 

方法四:特性曲线对比(半导体特性图示仪)

  • 原理: 专用仪器可自动绘制 TVS 的 V-I 特性曲线。
  • 方法: 将被测 TVS 接入图示仪,设置合适扫描电压范围,获取其反向特性曲线。
  • 判断: 将实测曲线与同型号良品或规格书提供的标准曲线对比。观察曲线的转折点 (对应 V<sub>BR</sub>)、斜率 (对应动态电阻)、漏电平台等是否一致。曲线形态差异显著表明性能劣化或损坏。
 

四、 在线检测技巧与注意事项

  • 断电检测优先: 安全第一,离线检测最可靠。
  • 在线电阻测量: 可作为初步筛查。若测得接近 0 欧姆,需排查是 TVS 短路还是其它并联元件短路。若测得开路则需要怀疑是否 TVS 开路。结果仅供参考,易受电路影响。
  • 在线电压测量:
    • 设备上电正常工作状态下,测量 TVS 两端电压。正常情况下,两端压差应远低于其 V<sub>RWM</sub>,通常接近 0V(除非用于特殊电平箝位)。
    • 若检测到 TVS 两端存在接近其 V<sub>RWM</sub> 甚至更高的持续压降,表明它可能已导通或漏电严重,电路存在异常或 TVS 本身不良。
  • 安全操作:
    • 高压警告: 动态测试涉及高压脉冲,必须严格遵守高压操作规程,使用合格仪器和探头,做好接地和绝缘防护。
    • 防静电: 操作 TVS 时佩戴防静电腕带,使用防静电工作台。
    • 温度监控: 测试中(尤其是大电流测试)注意监控 TVS 温度,避免过热损坏。
    • 规格匹配: 测试设备的电压、电流能力必须覆盖 TVS 的参数范围,限流保护必不可少。
 

五、 总结

TVS 二极管的有效检测需要结合多种方法:

  1. 万用表离线测量是判断短路/开路故障的快速手段。
  2. 静态参数测试 (V<sub>RWM</sub>/I<sub>R</sub>, V<sub>BR</sub>) 验证基本直流规格。
  3. 动态脉冲测试 (V<sub>C</sub>/I<sub>PP</sub>) 是评估其核心保护性能(箝位能力、响应速度)的金标准,最贴近实际工况。
  4. 特性曲线对比提供最直观的性能比对。
  5. 在线测量用于快速排查但需谨慎解读。
 

熟练掌握这些检测技术,结合对 TVS 工作原理和参数的深刻理解,是确保电子设备浪涌防护可靠性的关键。检测时务必优先考虑安全,遵循规范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