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的关键工具
百分表,作为一种极其精密的机械式长度测量仪器,凭借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范围广且精度高(通常为0.01mm)的特点,在机械制造、设备安装调试、产品检验和维修等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主要用于测量工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误差(如圆度、平面度、平行度、跳动等)。
一、 核心结构与工作原理
-
主要部件:
- 表体: 仪表的主体框架,内部容纳精密齿轮传动机构。
- 测杆: 可轴向移动的测量触头,其末端通常装有可更换的硬质合金测头。测杆的微小直线位移是测量的基础。
- 大指针: 指示主要测量值。表盘一周通常均匀刻有100个分度。
- 小指针: 指示大指针转过的圈数(即毫米整数部分)。
- 表盘: 刻有刻度,可相对表体旋转以进行“调零”。
- 表圈/表蒙: 保护表盘和指针。
- 耳环/安装柄: 用于将百分表固定在表座、磁力座或专用夹具上。
-
工作原理:
基于齿轮齿条或杠杆齿轮的放大原理。当测杆受到被测工件作用产生1mm的直线位移时,通过内部精密的齿轮传动系统,驱动大指针精确地旋转一圈(360度)。因此:- 表盘一周100格的分度,每1格代表测杆移动0.01mm。
- 小指针每移动1格,代表大指针转了一圈,即测杆移动了1mm。
测量时,读数为小指针指示的毫米整数 + 大指针指示的小数部分(格数 x 0.01mm)。
二、 典型应用场景
- 尺寸比较测量: 利用标准块(如量块)对表进行校准(调零),然后测量工件与标准尺寸的微小偏差。广泛应用于批量生产中的尺寸检验。
- 形状误差测量:
- 圆度/圆柱度: 工件旋转一周,百分表测头接触其表面,指针的最大与最小读数差即反映了该截面的圆度误差。
- 平面度: 将工件放在平板上,用百分表在工件表面各点移动测量,读数变化反映平面度误差。
- 位置误差测量:
- 平行度: 测量工件表面相对于基准平面的高度变化。
- 垂直度: 配合直角尺等工具,测量表面与基准面的垂直偏差。
- 同轴度/跳动(径向/端面): 工件绕基准轴线旋转,百分表测头接触被测表面(外圆、端面或内孔),指针的跳动量即反映了同轴度或跳动误差。这是百分表最核心的应用之一。
- 设备安装与调试: 用于精确找正机床主轴、导轨、联轴器等,确保其平行度、同轴度等达到要求。
三、 规范操作步骤与要点
- 清洁: 清洁百分表测杆、测头、被测工件表面及安装基面,确保无油污、灰尘和毛刺。
- 检查: 检查百分表外观有无损伤,测杆移动是否灵活、平稳、无卡滞,指针是否松动,归零是否可靠。
- 装夹: 将百分表牢固、稳定地安装在合适的表座(如磁力表座、万能表座)或专用夹具上。确保夹紧力适当,不使表体变形,且测杆运动方向与被测位移方向一致。
- 预压(对零):
- 使测头轻轻接触被测表面或标准块(基准面)。
- 预压测杆约0.3-1mm(通常使大指针转过半圈左右,即30-100格),以消除机构间隙并获得一致的测量起始点。
- 轻轻提拉测杆几次,观察指针是否回原位,确认稳定性。
- 旋转表盘,使“0”刻度对准大指针,完成调零。 这是关键步骤。
- 测量:
- 缓慢、平稳地移动工件或百分表(根据测量方法)。
- 测头应始终与被测面保持良好接触,避免冲击或突然用力。
- 读取数据时,视线应垂直于表盘,避免视差。读数 = 小指针读数(mm整数) + 大指针读数(格数)x 0.01mm。注意大指针的转动方向(顺/逆时针)以判断正负偏差。
- 结束: 测量完毕,将测杆放松,从表座上取下百分表,清洁后放入专用盒内存放。
四、 维护与保养
- 防震防摔: 百分表是精密量具,严禁受到剧烈震动或撞击。使用和存放时务必小心轻放。
- 防油防水防尘: 避免切削液、冷却液、灰尘等进入表内。如不慎沾染,应及时用干净软布擦净。不宜在强磁场或腐蚀性环境中使用。
- 测力控制: 测量时施加的力应适中,仅需保证测头可靠接触即可。过大的测力会加速磨损,甚至损坏表内机构或划伤工件。
- 定期检定: 根据使用频率和精度要求,定期(如每年或每半年)将百分表送至专业计量机构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其测量精度符合要求。
- 正确存放: 长期不使用时,应清洁后涂覆薄层防锈油,将测杆完全放松(或置于自由状态),放入专用盒内,存放于干燥、无尘、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 避免超程: 使用时注意测杆的测量范围,避免测杆被压缩或拉伸到极限位置(行程终点),以防损坏内部机构。
五、 安全注意事项
- 使用磁力表座时,注意其吸附力是否足够,防止百分表在测量过程中意外脱落。
- 在旋转设备(如车床、磨床)上测量跳动时,必须确保设备完全停止或处于极低的安全转速下进行,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衣物、头发或身体部位卷入。高速旋转时严禁测量!
- 测量小孔或狭窄空间时,注意选择合适的测头,并小心操作,避免测头或表体与工件发生碰撞。
总结:
百分表是机械测量领域的基石工具。掌握其结构原理、规范操作流程、理解应用场景并严格执行维护保养和安全规定,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延长仪器使用寿命、保障人身安全的关键。它要求使用者具备细心、耐心和扎实的操作技能,是体现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