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套检测:守护双手安全的关键环节

机械手套作为重要的个体防护装备,在工业制造、精密作业、危险操作等众多领域守护着劳动者的双手安全。其性能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因此,建立一套科学、严谨、全面的检测流程至关重要。

以下是机械手套检测的核心维度与常用方法:

一、 核心物理防护性能检测

  1. 抗切割性检测(Cut Resistance):
    • 目的: 评估手套材料抵抗锋利物体切割的能力。
    • 方法: 采用标准测试仪器,使用特定规格的圆形切割刀片,在规定的负载和速度下,对试样进行切割。记录割破试样所需的牛顿力或切割指数。
    • 标准参考: EN 388 (切割阻力指数/等级), ASTM F2992, ISO 13997。
  2. 耐磨性检测(Abrasion Resistance):
    • 目的: 评估手套材料抵抗摩擦磨损的能力,关系到手套的使用寿命。
    • 方法: 将手套材料试样固定于测试平台上,使用标准研磨材料(如特定型号砂纸)在规定的压力和行程下进行往复摩擦。记录试样被磨穿所需的摩擦次数或达到特定磨损状态所需的次数。
    • 标准参考: EN 388 (耐磨等级)。
  3. 抗撕裂性检测(Tear Resistance):
    • 目的: 评估手套材料抵抗撕裂力扩展的能力。
    • 方法: 通常采用梯形撕裂法或裤型撕裂法。将预先切口的试样夹在拉力试验机上,测量试样完全撕裂所需的力(牛顿)。
    • 标准参考: EN 388 (抗撕裂等级), ASTM D2582, ISO 4674。
  4. 抗穿刺性检测(Puncture Resistance):
    • 目的: 评估手套材料抵抗尖锐物体刺穿的能力。
    • 方法: 使用标准规格的针状探头(直径、尖端角度、材质有规定),以恒定的速度垂直压向试样。记录刺穿试样所需的力(牛顿)。
    • 标准参考: EN 388 (抗穿刺等级), ASTM F1342。
  5. 抗冲击/碰撞防护能力检测(Impact Protection):
    • 目的: 评估用于冲击防护(如指关节、手背防护)手套部件的缓冲吸能性能。
    • 方法: 使用落锤冲击试验机或摆锤冲击试验机,对装有防护材料的标准砧座施加冲击。测量冲击力的峰值、平均值及传递时间,计算冲击衰减率。检测防护部件在冲击下的结构完整性(是否碎裂)。
    • 标准参考: EN 13594 (摩托车手套), EN ISO 20345 (安全鞋,原理可参考用于部分手套区域), 特定行业标准。
 

二、 化学与生化防护性能检测(如适用)

  1. 耐液体渗透性检测(Penetration Resistance):
    • 目的: 评估手套材料阻挡特定化学液体(非气体)渗透的能力。
    • 方法: 将手套材料制成的试样安装在测试池上,池内注入测试液体。在试样外侧施加空气压力或使用吸液材料观察,检测液体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渗透试样。
    • 标准参考: EN 374 (化学品防护等级,基于抗渗透时间),ASTM F739。
  2. 耐油性/耐烃类性检测(Hydrocarbon Resistance):
    • 目的: 评估手套材料在接触油类、燃料等烃类物质后的性能保持能力(膨胀、硬化、降解)。
    • 方法: 将试样浸泡在规定的时间、温度的标准测试油(如IRM 902油)中。取出后测量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物理性能的变化率(通常要求变化率不超过某个百分比)。
    • 标准参考: EN 374 (耐油性评级),ASTM D471。
 

三、 材料与功能性附加检测

  1. 灵活性/灵巧性评估(Dexterity):
    • 目的: 评估佩戴手套后进行操作(如抓握小物体、操控工具)的灵活程度。
    • 方法:
      • 客观测试: 使用特定尺寸的测试棒(如EN 420规定直径),让佩戴手套的测试者抓取测试棒,记录通过的最小棒径或抓取所需时间。
      • 主观测试: 让使用者佩戴手套执行标准化的精细操作任务(如组装细小零件、拾取螺母螺丝等),根据完成速度和准确性评分。
  2. 触觉灵敏度检测(Tactile Sensitivity):
    • 目的: 评估佩戴手套后手指感知细小物体、纹理、温度的能力。
    • 方法:
      • 两点辨别阈测试: 测量指尖佩戴手套后能区分两个点接触的最小距离。
      • 纹理识别测试: 让测试者触摸不同粗糙度的标准砂纸或表面,识别粗糙等级。
      • 实物识别测试: 让测试者佩戴手套触摸并识别小物件(如硬币、纽扣)。
  3. 抓握性能检测(Grip Performance):
    • 目的: 评估佩戴手套后抓握干态、湿态、油态物体的稳固性和摩擦力。
    • 方法:
      • 拉力测试: 佩戴手套的手握持带有测力传感器的标准抓握棒(干、湿、油),测量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而不滑脱的值。
      • 摩擦力测试: 使用拉力试验机测量手套材料试样与标准表面(如不锈钢、橡胶)在特定压力下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
  4. 耐候性与老化测试(Weathering & Aging):
    • 目的: 评估手套在紫外线照射、高温、臭氧等环境因素下性能的变化(变色、龟裂、硬化、强度下降)。
    • 方法:
      • 人工加速老化: 将试样置于氙灯老化箱、紫外老化箱、热空气老化箱或臭氧老化箱中,模拟长时间环境暴露。测试后检测物理性能变化。
      • 自然老化: 将试样置于特定户外环境暴露,定期取样检测(耗时长)。
 

四、 适配性与舒适性

  1. 尺寸与适配性检查:
    • 目的: 确保手套尺寸符合标准定义,并能舒适贴合不同手型。
    • 方法: 测量手套关键尺寸(长度、掌围、指长等),与标准尺寸表对比。通过试戴评估手指长度、宽度、手掌包裹度、手腕松紧度等。
  2. 透气性与透湿性检测:
    • 目的: 评估手套排出汗气的能力,影响佩戴舒适度和皮肤健康。
    • 方法:
      • 透气性: 测量空气在特定压差下通过单位面积材料的速度。
      • 透湿性: 测量水蒸气在特定温湿度梯度下透过单位面积材料的速度(如杯式法)。
    • 标准参考: EN 511 (防寒手套透湿要求),多种纺织品测试标准。
  3. 疲劳与舒适度评估:
    • 目的: 评估长时间佩戴对手部疲劳程度和总体舒适感的影响。
    • 方法: 主要依靠使用者试戴后进行主观问卷调查或访谈,评价束缚感、压迫点、局部闷热感、整体舒适度等指标。
 

五、 安全与可靠性

  1. 无害性检测:
    • 目的: 确保手套材料中不含有害化学物质(如重金属、禁用偶氮染料、邻苯二甲酸酯等),避免皮肤刺激或长期健康风险。
    • 方法: 依据相关法规标准(如REACH, CPSIA等)进行化学分析测试。
  2. 结构完整性检查:
    • 目的: 检查缝合、粘合、模压等工艺的牢固程度,防止使用中开裂、脱线、部件脱落。
    • 方法: 目视检查结合手工拉伸等破坏性抽检。
  3. 电气绝缘性能检测(如适用):
    • 目的: 评估带电作业用手套对电流的绝缘能力。
    • 方法: 高压耐压测试、泄漏电流测试等,严格按照电工安全标准执行。
    • 标准参考: IEC 60903, ASTM D120。
 

检测关键要点:

  • 遵循标准: 所有检测必须依据现行的、公认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和法律效力。
  • 环境控制: 物理性能测试通常在标准温湿度环境(如23±2°C, 50±5%RH)下进行,保证结果一致性。
  • 代表性取样: 从批量产品中科学随机取样,检测样品需能代表整体批次质量。
  • 仪器校准: 所用测试仪器需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保证测量精度。
  • 数据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测试条件、方法、原始数据和结果分析,出具清晰、客观、完整的检测报告。
  • 不合格处理: 建立明确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防止有缺陷产品流入市场。
 

结论:

机械手套的检测是一个涵盖物理防护、化学防护、功能适配、舒适体验及安全可靠等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唯有通过科学、严格、全面的检测流程,才能有效验证手套的真实防护效能和使用性能,为劳动者提供坚实可靠的安全保障。持续改进检测技术、更新标准、加强质量控制,是提升机械手套整体防护水平、保障职业健康安全的必经之路。